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曝光德国父母教孩子学“规则”的8妙招

   日期:2025-02-17     来源:www.vylza.com    浏览:627    
文章简介:德国民族的守纪律讲规矩举世闻名,无疑这和德国孩子从小就同意系统、合法的“规则教育”息息有关。而事实上在德国人看来,“规则教育”既是对孩子“意志力”的练习,又是德国式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  德国民族的守纪律讲规矩举世闻名,无疑这和德国孩子从小就同意系统、合法的“规则教育”息息有关。而事实上在德国人看来,“规则教育”既是对孩子“意志力”的练习,又是德国式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。那样,德国孩子又是怎么样在父母[微博]的引导下学“规则”的呢?

  ▲早早开始

  早在孩子尚不满周岁而只能在床上乱爬打滚时,父母就会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努力让孩子了解:床边上可是危险区,摔下去是非常疼的,故需要孩子不准越过用枕头或被子搭建的“篱笆”。假如孩子偶尔违反了规定,父母便会一边作出温顺的提示声,一边轻轻把孩子拖回“安全区”。假如孩子多次违反,提示即升格为语气温和的批评,如孩子如何又犯了错误了呢?这或许是孩子诞生后同意的初次“规则教育”,印象绝对深刻难忘,以至于不少德国人可以没齿不忘。德国大文豪歌德在一篇回忆录中就提到,在他开始蹒跚学步之前,曾在床上违反了母亲的“不准将小脑袋伸进床栅栏”的规矩,致使小脑壳尴尬地进退两难——他还动情地声称,这可是他同意的由不守规矩引发的第一个教训,实在是“永世难忘”啊!

  ▲深入浅出

  需要抽象思维尚不发达的婴幼儿来正确“解析”种种抽象的“教条”自然有相当的困难程度,由此父母辅以图片、故事、演示、肢体语言等种种方法来加大孩子对“规则”的理解。如在引导孩子学“不可以贪吃”这一“规则”时,就讲讲“贪吃麦苗最后被撑死的小马驹”的童话故事。

  ▲从生活琐事做起

 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块拟定有关各种生活琐事的“规则”,其中包含定时起床和上床,坚持早训练、吃早餐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,用餐定量,看电视天天低于2小时,见到老人要有礼貌等等,其中强调的是原则,包含按时起居、规律生活和自我控制等。

  ▲随时随地 无处不在

  德国式的“规则教育”事实上随时随地、无处不在。如当带孩子走在马路上时,孩子就会得到“红灯亮了绝对不可以通过”的训诫;甚至在孩子们打游戏时,“遵守规则不准赖皮”也被提升到与人品有关的高度。

  ▲让孩子自我监督

  在很多场所下,监督孩子是不是遵守“规则”的人并未必非得父母,而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充任。日渐地,他们便可以逐步做到在没父母催促或提醒的状况下,自觉地守规矩,可谓习惯成自然。

  ▲按部就班

 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理应掌握遵守不同“困难程度”或需要的“规则”。即以强调培养“集中注意力”,即“专心”的“规则”为例:2岁半的孩子,爸爸妈妈可以开始设立天天20分钟的“安静无话”时段,需要他在自己固定的地方专心做事情,不说一句话,假如孩子没做到,那就需重新再“安静无话”20分钟。而待孩子长大到四五岁时,“安静无话”时段就分别延长至40分钟和1个小时了。

  ▲不忘尊重孩子个性

  每每在孩子着手做事之前,老师或父母便会把种种“规则”向孩子说明,同时也允许孩子提出反面建议。此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,孩子便可以参考我们的个性或意愿去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。事实上,如此孩子总是不只工作完成得较顺利,而且有关的“规则”也遵守得较好。

  ▲不搞强迫体罚

  德国人既不像美国人那样总是给予孩子充分乃至极度的自由,也不像中国等东方民族那样一味需要孩子“安安分分”,即听话或乖。他们觉得: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,同样有享受自由的权利,当然,这是一种在“规则”允许范围内的自由。德国父母在推行他们的“规则教育”时,从来不搞体罚,同时也和美国人一样,乐于一定或赞美孩子做得好、较好甚至只有进步的事情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